![]() |
![]() |
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
2020/5/10 19:57:47 | ![]() |
|
1、老龄化市场需求 2019年举办的全国老龄办主任会议,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会议指出,我国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G的,并且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9亿人,占比17.9%。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将很快成为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2、脑卒中造成残疾的社会需求 脑卒中在悄然无息中带走了万千的生命影响和千万人的生命质量。据《2018卫生健康统计提要》,全国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G达196万人/年,2017年我国城市居民脑卒中病死亡率为126.48/10万,农村居民为157.00/10万,幸存者中70%留有不同程度的永久性残疾。 面向老年人,脑卒中后遗症、残疾人等肢体活动受限的人群,为帮助其恢复正常的肢体运动,研制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不仅能够提G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护理人员紧缺的状况。由于医疗康复机器人直接服务于人民日常生活,它的应用将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 面临的技术难点、痛点 外骨骼机器人发展至今,行业应用仍处于初期阶段,尤其在国内,无论是在医疗L域,还是在工业L域,真正要实现大规模商用还要再等几年。究其原因,大的绊脚石依然是技术本身。 外骨骼机器人融合传感、控制、信息、融合、移动计算等技术于一身,涉及拟人化机械结构设计、驱动系统选择、能源问题及控制系统原理等关键技术。外骨骼机器人需要与人体接触,通过传感器收集人体意图,进行机械反馈,如何实现人机动态平衡,这是外骨骼机器人半个多世纪研发的难点。 国外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早于国内,商业化水平也G,我国是继美国、以色列和日本之后,第四个成功研发外骨骼机器人的。但是目前,G校和科研机构完成平衡行走,都是借助拐杖的支持,使得人机处于静态平衡,这增加了患者的上肢负担,移动性大大降低,不能自由的行走,更别提拐弯等多地形环境中的应用。
|
||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顶部 ∧ |
技术支持 |
关于创泽 |
隐私条款 |
|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 / 北京市·清华科技园九号楼5层 生产中心 / 山东省日照市开发区太原路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