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轮对话的基本原理:采用 RTC 技术低延迟双全工人机对话,LLM 函数调用或结构化输 出连接后端系统

2025/11/21 15:37:16 4062 
 

对话式 AI 的核心职责是听懂人类讲话的内容和情感,并以语音对话的方式作出回应, 然后重复这个循环。

当前,几乎所有的J联对话式 AI 产品都普遍采用相似的架构:对话式 AI Agent 服务部署于云端,协调端到端语音对话(Speech-to-Speech)的交互闭环,整体采用 RTC 技术实现超低延迟双全工人机对话。支持行业主流 AI 模型接入,并通过 LLM 函数调用或结构化输 出连接后端系统。

整个循环流程如下:

◇ 用户设备麦克风捕获语音信号,编码后经实时传输网络传输至云端代理程序

◇ 将用户语音实时转换(ASR)为高准确率的文字,作为 LLM 的输入

◇ 文本被整合为上下文提示(Prompt),由大语言模型(LLM) 进行推理生成响应。

◇ LLM 生成的文本发送至文本转语音(TTS) 模型合成音频

◇ 合成音频通过实时传输网络传回用户设备完成交互

对话式 AI 的整个服务全部在云端运行,包括 ASR、LLM 和 TTS。从长远来看,人们期望 有更多的 AI 服务可以在端侧运行,但云端仍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Z佳方案。

◇ 对话式 AI 程序需调用高性能模型(ASR、LLM、TTS)以实现低延迟的复杂流程。当 前终端设备算力不足,无法在可接受延迟内运行Z优模型。

◇ 当前,仍有大量商用场景用户是需要通过电话进行呼叫的,在此类场景中,服务无 法部署到用户的终端设备上,也迫使服务集中于云端。

◇ 对话式 AI 需要跨终端使用,也导致云端部署成为Z高效的方案。

如果你正在开发一个对话式 AI 产品或应用,你可能已经发现对话式 AI 并没有想象中的 简单,我们会面临并思考以下问题:

◇ 对话式 AI 该选择哪些大语言模型和 TTS?

◇ 如何降低人机对话的端到端延迟?

◇ 如何让 AI 对话与人类一样自然?

◇ 如何在长会话中管理对话上下文?

◇ 如何将对话式 AI 集成到现有应用中?

◇ 如何评估对话式 AI 的性能表现?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
  技术支持
  关于创泽
  隐私条款
咨询热线
 
销售咨询
4006-935-088 / 4006-937-088
 
客服热线
4008-128-728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 / 北京市·清华科技园九号楼5层
生产中心 / 山东省日照市开发区太原路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