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十四五期间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快解决机器人产业基础薄弱问题 |
||
2021/12/28 14:45:00 | ![]() |
|
“十三五”期间,为夯实机器人产业发展基础,我们从补短板、建标准和提升检测能力3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机器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取得实质成效。比如精密减速器、G性能伺服驱动系统、智能控制器、智能一体化关节等,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能力持续提升,部分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比如印发了《机器人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了近百项标准和行业标准,初步建立了机器人产业标准体系;又比如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投入运行,初步形成了机器人整机、零部件及集成应用等检测认证服务体系。但是在G端零部件供给、急需标准制定、检测认证能力建设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产业需求。 “十四五”时期为加快提升机器人产业基础能力,《规划》从三个方面作出相关部署。 一、补齐产业发展短板重点补齐专用材料、核心元器件、加工工艺等短板,提升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开发机器人控制软件、核心算法等,提G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智能化水平。 二、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全国机器人标准化组织,发挥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机器人)的技术标准创新作用,持续推进机器人标准化工作;健全机器人标准体系,加快急需标准研究制定,加强标准应用推广;积J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三、提升检测认证能力鼓励企业加强试验验证能力建设,强化产品检测,提G质量与可靠性;增强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检测能力,满足企业检测认证服务需求;推进机器人认证体系建设。
![]()
|
||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顶部 ∧ |
技术支持 |
关于创泽 |
隐私条款 |
|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 / 北京市·清华科技园九号楼5层 生产中心 / 山东省日照市开发区太原路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