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机器人国内外发展情况

2020/4/25 6:35:22 4569 
 

协作机器人国外发展情况

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撑下,人工智能产业开始爆发,助力工业机器人行业开启2.0新时代,人机协作、人机共融成为市场主流趋势,不断将协作机器人推向市场风口。因此,2016年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当年全球协作机器人销售量突破1万台,同比增长超过90%。同时,由于协作机器人厂商大多处于产品打磨、试错、解决方案优化及技术路线选择阶段,新产品、新模式快速迭代,倒逼行业加速迈入“优胜劣汰”的洗牌期。从2017-2019年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规模来看,协作机器人市场销量增速趋于放缓,2019年全球销量为3万台,同比增长36.4%。

从全球协作机器人销售规模来看,2019年全球协作机器人销售额达到50亿元,同比增长31.6%。

从全球协作机器人竞争格局来看,优傲机器人是全球领先的协作机器人企业。据公司公开数据,目前优傲协作机器人全球累计销售量已突破3.7万台,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占有率位居位。同时,随着以ABB、安川、发那科等为代表的传统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的强势入局,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协作机器人国内发展情况

随着国内适龄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减少和人力成本的提升,各制造企业选择使用机器人替代低端劳动力的趋势越发显著。协作机器人与传统工业机器人相比,具有低成本、轻量化、安全性能高等突出优势,因此,我国劳动力结构的加速调整将进一步带动协作机器人的市场应用需求。另一方面,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传统制造业与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不断带动制造业企业对于智能制造、柔性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从技术趋势来看,协作机器人高度契合制造业企业对于人机协同、柔性化制造的转型需求,市场拓展潜力巨大。2019年,我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3亿元,同比增长42.9%,在工业机器人市场整体“遇冷”的情况下,保持逆势增长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以遨博、节卡、大族、珞石、达明、新松等为代表的协作机器人企业,通过不断加强技术及产品创新,逐步打破外资品牌市场垄断地位,在我国协作机器人市场份额持续增长。

从国内市场资本关注度来看,截至2018年底,我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融资规模达到3.3亿元,与2017年相比增幅达到98%,创造历史数据新高。同时,从单个项目融资额度来看,部分企业单个项目融资规模也由“千万级”跃升至“亿级”。

研发设计人才短缺,协作机器人产业创新驱动力不强

协作机器人行业从业人员结构主要包括生产人员、研发设计人员、技术维护人员、管理人员及销售等其他人员。其中,研发设计人员是支撑协作机器人产品创新和行业解决方案优化升级的主力。从我国协作机器人行业从业人员结构占比来看,生产人员占比达到28%,技术维护人员占比为24%,管理、销售及其他人员占比为38%,研发设计人员占比仅为10%。

核心零部件技术缺失,是制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核心零部件缺失是长期制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协作机器人为保障其灵活性、安全性及生产柔性,使用了如直驱电机、安全控制器、关节扭矩传感器、安全控制器等诸多传统工业机器人没有使用的核心零部件,国内市场存在较大技术空白。如完全采购国外产品将会大幅提升国产协作机器人制造成本,从而失去价格优势。以直驱电机为例,在相同扭矩条件下,国外主流直驱电机产品价格为国内产品价格的3-4倍。

当前,协作机器人作业仍然需要根据实际作业需求,按照后台程序预设实现规定动作的运行,其操作精度完全取决于核心零部件控制精度,更换作业时需要人工重设机械臂运动轨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视觉、生物识别、机器学习等技术应用将赋予协作机器人“智慧大脑”使其具备自主判断、感知、学习、分析决策和人机交互能力。同时,通过嵌入智能算法,可对协作机器人作业误差进行误差补偿,从而提高协作机器人的适用水平。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
  技术支持
  关于创泽
  隐私条款
咨询热线
 
销售咨询
4006-935-088 / 4006-937-088
 
客服热线
4008-128-728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 / 北京市·清华科技园九号楼5层
生产中心 / 山东省日照市开发区太原路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