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人形机器人相关政策-国家层面政策,省份层面政策

2025/2/7 14:44:24 3493 
 

政策密集出台,地方齐发力,共同推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2023年11月,工信部发布《人形 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又一 颠覆性产品,并将其定位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随后各地相关行动方案&发展规划纷纷出台,且在时 间节点上明确,计划于近年分别打造当地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生态,推动产业逐步成熟。

层面

工信部

《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

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

全有效供给。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 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 部等七部门

《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提出要突破G转矩密度伺服电机、G动态运动规划与控制等核心技术,重点推进智能制造、家庭服务、特殊环 境作业等应用场景的人形机器人研发。

省份层面


北京市


《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  (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

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G效、规模化应用,到2027年,培育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企业不少于50家,形成量产

产品不少于50款,实现规模化行业应用不少于100项,量产总规模率先突破万台


《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


提出加快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支持建设智能产线、智能工厂,发展柔性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 数字化管理



上海市


《上海市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G质量创新发展行 动方案(2023—2025年)》


明确到2025年,上海要打造成为机器人产业创新G地,实现突破性的产业规模和应用场景发展


《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

组织技术攻关,研发端到端、多模态、空间智能等具身智能算法模型,推进行业出色企业场景开放,试点开展

百台以上机器人规模应用


安徽省


《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 2027)》

明确提出到2027年,构建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的“23456”创新体系和产业生态,建成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G地。重点打造合肥、芜湖两个产业先导区。


浙江省


《浙江省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

2027年)》


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聚焦聚力整零布局协同化、技术攻关体系化、产业培育集群化、场景应用多 元化、创新发展生态化的培育方向,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山东省

《山东省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2024-2027年)》


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加快推动山东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提升 人形机器人在经济社会L域的应用水平,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



《山东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指出山东省需以机器人整机制造为牵引,加快突破G精度减速器、G性能控制器、传感器与末端执行器等关键 技术与核心零部件。重点发展服务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及面向安全生产和消防等L域的护理机 器人、康复机器人和特种作业机器人。







广东省


《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G质量发展G水平应 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


指出深圳市发展G新技术产业应聚焦通用大模型、智能算力芯片、智能传感器、智能机器人等L域,重点支

芯片和算法的开源通用大模型。支持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建5家以上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加快组建广东省人形 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

《东莞市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行动计划(2023-

2025年)》


强调通过加强生产链建设,攻关关键技术,强化应用示范,支持企业联合开展产品攻关和产线建设,加速完善 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


《佛山市机器人及相关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 年)》

依据J政策和《广东省培育智能机器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结合佛山实际,

希望建成机器人先进集成应用中心。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
  技术支持
  关于创泽
  隐私条款
咨询热线
 
销售咨询
4006-935-088 / 4006-937-088
 
客服热线
4008-128-728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 / 北京市·清华科技园九号楼5层
生产中心 / 山东省日照市开发区太原路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