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产业跃迁,政策驱动、技术拐点与场景革命的三重共振,出货量或达400万-1000万台,增长率70.6%至84.9%

2025/4/7 13:48:56 2176 
 

作为具身智能的代表之一,人形机器人发展正加速迈进产业化临界点。2025年,被业界普遍誉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预计2030年后产业渗透率将进入指数J增长通道,2035年出货量或达400万-1000万台。内地市场方面,在政策驱动、技术拐点、场景革命、及本土供应链优势的多重共振下,人形机器人有望复制新能源汽车成功经验,形成L先优势。本文系统对比及梳理了人形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并综合考量各零部件的价值量占比、技术难度以及国产化进度。

人形机器人需求广阔,2035年有望达千万J出货量。2023-25年原型机密集发布并快速迭代,众多科技明星公司和初创团队纷纷切入新赛道,在原型机发布上,内地企业表现亮眼,如小米cyber-one、小鹏Iron、宇树 H1等。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广阔,短期来看,主要应用于工业和社会服务,但中长期维度,更看好具有to C属性的家庭市场。2025年被业界普遍誉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预计2030年后产业渗透率将进入指数J增长通道,2035年出货量有望达400万-1000万台,2024-35 年复合增长率70.6%至84.9%,其中服务人形机器人份额将上升至84%。

政策和资本助力,内地人形机器人发展进入快车道。政策上,政府通过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等政策,明确了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阶段目标,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动产业生态建设。地方层面,包括北京、深圳和上海相继发布文件支持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资本端,对于人形机器人的投资热情G涨,2024年,内地机器人行业共 发生200起左右投融资事件,金额总计超200亿元人民币。技术上,内地在人形机器人L域的竞争力逐渐凸显,截至2023年,已累计申请6618件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成为申请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数量多的。其中优必选科技已经在人形机器人的有效专利储备量方面排名全 球D一,G于本田、索尼、丰田等企业。预计人形机器人2024 35 年的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75%,2035年占市场份额的45%。、

智能化和零部件优势显著,内地有望复制新能源汽车成功经验。内地在人形机器人行业的优势体现在智能化和本体制造产业链。 智能化方面,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和新能源车均是具身智能的代表。内地在自动驾驶/智能驾驶L域积累了丰富的系统集成经验,能够快速 将这些技术迁移到人形机器人开发中,不仅加速研发进程,还能有效降低成本,为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本体量产方面,人形机器人关节电机、传感器、电池等核心部件与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重叠度达60%以上,凭借内地在新能源汽车的制造优势,内地人形机器人本 体制造同样具备规模化降本潜力。




附件:人形机器人:产业跃迁,政策驱动、技术拐点与场景革命的三重共振,出货量或达400万-1000万台,增长率70.6%至84.9%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
  技术支持
  关于创泽
  隐私条款
咨询热线
 
销售咨询
4006-935-088 / 4006-937-088
 
客服热线
4008-128-728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 / 北京市·清华科技园九号楼5层
生产中心 / 山东省日照市开发区太原路71